【专家访谈实录】
『金融市场的毛细血管里,永远流淌着杠杆的血液。』北京某私募基金风控总监张维明点燃一支烟,办公室落地窗外是国贸川流不息的车流。他面前的茶台摆放着我们刚拆封的《长城配资》调研报告。
记者:最近三个月,长城系配资平台的日均开户量同比激增217%,您怎么看这种现象?
张维明(弹了弹烟灰):这让我想起2015年配资清理前的数据曲线。现在创业板估值处于历史低位,很多散户想抄底又本金不足,配资就成了『金融杠杆』。但大多数人没注意合同细则里0.8%的日利率——折算年化超过300%。
(此时他的助理送来最新监管文件)
记者:这份银保监会《关于场外配资风险提示的通知》似乎专门提到『多层嵌套』问题?
张维明(戴上眼镜快速浏览):长城最『巧妙』的是设计了资金流转闭环。客户保证金进入第三方支付账户,配资款通过私募产品通道,最后用券商两融工具放大——整个链条里至少有四处法律模糊地带。(突然笑出声)你看他们官网宣传的『智能平仓系统』,其实触发线比合同约定高3个百分点,这就是风险缓冲带的『精算艺术』。
记者:那您认为普通投资者该如何识别这类风险?
张维明(翻开报告第37页):注意三个死亡信号:一是宣传『穿仓免赔』,二是要求转账到个人账户,三是合同出现『收益权转让』条款。上周就有个客户,50万本金配到300万,遇到个股闪崩时,系统在跌停板根本平不掉仓。(他打开电脑展示实时数据)看,这些分时图上的锯齿状波动,往往就是配资盘强平留下的血迹。
窗外暮色渐沉,张维明最后说了段意味深长的话:『杠杆本身没有善恶,就像菜刀可以切菜也能伤人。但当你闻到市场上弥漫着『稳赚不赔』的香味时,要记得那可能是自己的肉被烤焦的味道。』
2025-07-01
2025-07-01
2025-07-01
2025-07-01
2025-07-01
2025-07-01
2025-07-01
2025-06-30
2025-06-30
2025-06-30
2025-06-30
2025-06-30
2025-06-30
2025-06-30
2025-06-30
2025-06-30
2025-06-30
2025-06-30
2025-06-30
2025-06-30
评论
韭菜老张
看完后背发凉!去年就是在类似平台赔光了买房首付,那些合同条款简直就是天书
量化小王子
张总监爆的料太真实了,所谓智能平仓根本跑不过流动性危机,T+1制度下都是待宰羔羊
雪球阿珍
采访风格很有临场感!建议深挖下这些平台背后的股东关系网,肯定更有意思
K线猎人
杠杆用的好是翅膀,用不好是绞索。文中提到的三个死亡信号太实用了,已收藏
财经老炮儿
最后那个烤肉比喻绝了!这些平台最擅长的就是把风险包装成蜂蜜涂在刀锋上